長期以來,我國農村在安全防范上一直以人防為主,在技防上幾乎是一片空自狀態。在廣大農村地區普遍流行著“安防靠狗”的說法。隨著黨中央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戰略的部署和實施,使得我國農村地區消費結構和消費能力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也使得“平安農村”建設提上了各級政府的議事日程。農村安防目前處于初級的階段,技防的普及程度非常低,盡管在一些經濟發達的地區己經在嘗試,但對整體來說影響甚微。
相關安防資訊推薦:歷數視頻監控系統評判標準 國家一些相關政策的出臺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農村安防從“人防”向“技防”層次發展。一是國家關于新農村建設的相關意見文件;二是國家關于平安建設的相關意見文件;三是國信辦、農業部門、工信部、商務部、中組部等國家相關部委關于農村信息化建設的相關政策和相關意見文件。這些文件都會從不同層面促進農村安防市場的紅外探測器發展。 但是目前農村地區主耍使用的是報警和監控設備,大多以家用防盜報警器價格單一產品應用為主,聯網程度非常低,功能單一,不能有效聯防,僅有少數地區通過運營商的系統實現了聯網。 要建設農村安全防范技術體系,從高清監控攝像頭報價系統建設方面來看,我覺得突破點可能首先來自地方平安建設向基層鄉鎮的拓展和延伸,因為這一塊的資金最有可能先得到落實,這條錢其實是公安為中心的,以鄉鎮派出所為單位進行建設。 從安防技術的角度來看,如果是運營商,采用的技術架構一定是全網絡化的,而如果是地方安防服務商,最先嘗試的可能會是傳統的安防技術。
但是,如果是國家投資建設的話,采用網絡化的可能性最大,因為要考慮向上聯網以及圖像資源共享的問題。事實上,農村信息化在近幾年已經有了一些監控攝像機廠家實質性的進展,很多地方都有了遠程信息傳輸的網絡基礎,網絡化監控的條件己經有了一定的積累。 從市場來看,農村安防確實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但是如果沒有國家實質性投入的話硬盤錄像機,這個市場的啟動會非常緩慢,而且會非常分散。從目前農村的情況來看,安防的需求其實并不迫切,更緊迫的需求是等著國家投資。因此,安防廠商進入這一市場的難度很大。